
葉春海(1960.10—),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太阳集团app首页校長。1982年1月畢業于華南農學院果樹專業,同年參加工作。随後,分别于1989年7月和2006年7月獲得華南農業大學果樹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廣東省植物生産類教指委主任委員,中國園藝學會熱帶南亞熱帶果樹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嶺南水果創新團隊崗位專家,湛江市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農林科技組組長。主要從事熱帶園藝植物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及安全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成果轉化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各級科技攻關項目20餘項,在《中國農業科學(英文版)》、《園藝學報》等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2部,選育菠蘿蜜新品種3個,制訂農業地方标準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廣東省農業科技推廣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湛江市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高秀梅:女,教授,北京大學博士,太阳集团app首页副校長。從事植物學教學科研和高校管理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産學研、省科技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課題16項,發表學術論文43篇,出版國家重點規劃圖書1部、譯著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豐鋒,教授,碩導,從事園林園藝植物品種選育、良種繁育及安全高效生産技術研究,審定品種5個,制定地方标準4項,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及廣東省科技廳科技攻關課題6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在植物生理學通訊、果樹學報、熱帶作物學報等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

韓維棟(1963.10—),民革黨員,教授,博士,碩導,太阳集团1088vip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留學回國人員。1985年7月畢業于江西農業大學林學專業。1987年7月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森林植物學專業,獲得農學碩士學位,同年參加工作。202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植物學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廣東省教育廳林學類專業教指委員、政協麻章區常委、廣東省植物學會理事、廣東省生态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濱海景觀規劃、生态修複與植物資源利用研究。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海洋科技公益和廣東省林業科技創新項目等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3項科研成果獲得湛江市科技獎。

李映志(976.4月—),漢族,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1997年7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0年7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2007年1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果樹專業,獲博士學位。2000年7月至今一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農學院從事南亞熱帶園藝植物育種和栽培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财政部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和廣東省科技廳項目4項,參與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基金及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多項,參與選育菠蘿蜜新品種3個、辣椒新品種2個,獲得省、市級科學技術獎勵、農業科技推廣獎勵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研究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篇。

劉素青,博士,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聯合UNDP咨詢專家、雷州半島近海生态保護學會會長,廣東省林學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首屆)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蘇省、四川省等政府科技獎評審專家。先後主持聯合國UNDP/GEF/SGP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林業局、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三十多項,在《林業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七十多篇,出版專著1部、教材1部,獲省科技三等1次,市科技二、三等獎各1次。

呂慶芳(1964-),農學碩士,園藝學教授(四級),中共學員,廣東省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園藝)主幹教師,廣東省園藝學會理事。主要從事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主持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級和省市級共9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30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育成辣椒新品種6個,辣椒雄性不育系3個,菠蘿蜜新品種3個;獲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勵9項。

吳钿(1963—),碩士,教授。長期從事植物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等課題多項;參與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農作物品種權3個;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周元滿(1968-),女, 碩士研究生,林學教授,民革黨員。太阳集团app首页林學專業骨幹教師,1991年畢業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專業,同年7月至今一直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從事森林生态系統經營及保護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多次被評為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教師及先進個人。近年來,先後主持中澳國際合作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等課題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等省部級科研課題18項,在CSCD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指導大學生創新實驗4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1項、校級1項;指導大學生獲廣東省教育廳主題教育系列大賽二等獎1項、指導“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省級銀獎1項、“海大杯”設計賽二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參編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

吳劉萍 教授,園林高工,碩導。主要從事熱帶園林規劃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産學研、省哲學社科項目、市社會發展重點項目及重大規劃設計類項目30餘項,發表論文10餘篇。主創高水平園林設計作品20餘件,設計作品獲國際設計金獎一項、國際設計銀獎一項、省部級嶺南特色獎一項、省行業協會獎一項。兼任廣東園林學會理事、廣東園林學會教育信息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園藝學會理事、湛江市城市園林綠化委員會委員。

王俊甯(1978—),農學博士,園藝學教授(四級),中共黨員,廣東省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園藝)主幹教師,廣東省園藝學會理事會會員,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熱帶園藝作物學方向碩導,研究領域為熱帶園藝産品的采後貯藏保鮮和分子機理,主持國家青年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市與校級項目4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攻關課題10餘項,發表包括SCI和CSCD引用在内的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3個菠蘿蜜新品種的選育和“紅肉火龍果生産技術規程”标準的制定,獲省市級農業技術推廣獎2項。


洪家勝(1961.4—),碩士,副教授。1983年7月從華南農業大學園藝系畢業後進入太阳集团1088vip工作。工作期間,一直承擔園藝、園林專業的教學、科研和生産工作,承擔的課程主要有《設施園藝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藝商品學》、《園藝經營管理與行業法規》等,參與地方的科技普及和生産技術指導,對生産者的專業技術在園藝産業上的應用進行輔導等。研究方向主要在成花機理、多功能微生物菌劑應用、難點問題的整體解決方案等,在弱樹恢複、功能性産品開發方面做了較多的工作,近二年承擔柑桔類黃化用營養制劑專項及氨基酸水溶肥研究,在提請高農作物品質方面有良好效果,在柑桔類黃化問題解決方面有望取得一些進展。

夏春華 副教授,注冊城市規劃師,碩導。園林專業負責人。主要從事熱帶園林規劃設計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省、市科技項目及重大規劃設計類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10餘篇。主講《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園林景觀方案設計》等核心課程。兼任廣東省農林科技咨詢專家,湛江市城市園林綠化委員會專家。

黃月瓊(1965.2—),副教授,中共黨員。1987年7月畢業于江西農業大學林學系林學專業,同年進入現太阳集团app首页園林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景觀測量、生态修複與森林經營管理,主持廣東省農業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及多項省自然科學基金,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

王廷芹(1977—) 生态學博士,園藝學副教授(六級),廣東省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園藝)主幹教師,現為廣東省園藝學會理事會會員。主要從事蔬菜栽培生理研究。曾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校本科評建先進個人、校師德先進個人、湛江市優秀科學論文二等獎等。主講《蔬菜栽培學》、《插花藝術》等課程。在《園藝學報》等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參與出版專著1部。近年來,先後承擔廣東省創新強校項目、太阳集团app首页博士基金、湛江市科技攻關項目、合作課題、陽江市杜鵑紅山茶生态适應機理(子課題)等,擔任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若幹項。指導學生發表論文5篇。

劉付東标:男,副教授,從事園林教學科研。在《園藝學報》、核心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和園林藝術創作論文多篇,首次将園林2個學生畢業設計公開發表并獲指導獎,獲2014年度優秀教改論文三等獎,獲2015年度優秀班主任稱号。

區餘端(1983.8—)副教授,中共黨員,2011年獲得華南農業大學生态學博士,主要從事生态學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承擔星火計劃項目、教育廳項目、科技創新項目等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6篇,曾獲太阳集团app首页教學質量優秀獎。

楊轉英(1975—),理學博士,中共黨員,園藝學副教授,園林系主任。現為廣東省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園藝)主幹教師,廣東省園藝學會理事會會員,太阳集团app首页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園藝植物栽培學》負責人。研究領域為南亞熱帶果樹栽培管理及分子生物學研究,承擔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競争性分配項目和創新強校工程等項目7項,發表包括SCI和CSCD引用在内的學術論文20餘篇,曾獲得省級“挑戰杯”和“省級本科高校植物生産類專業畢業論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甄珍,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太阳集团app首页“南海青年學者”,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三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主要從事農田土壤生态學、土壤肥料學以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學過程與功能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榮獲太阳集团app首页太阳集团app首页南海青年學者特别資助1項,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第三批培養計劃資助1項。近幾年發表論文16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篇,影響因子40.73。

黃豔娜(1982.8—) 講師,中共黨員,講師。2009年8月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碩士研究生,同年任職于太阳集团app首页園林系。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第八次校級培養對象。2019至2020年到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系進行訪學。現為廣東園林學會會員,“園冶杯”大學生設計競賽評委。主講園林專業核心課程《園林設計》、《園林工程學》和《現代景觀設計思潮》等,主要從事熱帶濱海景觀營建、海岸帶人居環境景觀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指導5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和參與湛江市20多項實踐性設計項目,獲得國家住建部設計類金獎1項,“園冶杯”專業獎銀獎1項,發表論文十餘篇。

陳蓓蓓(1988—),博士,中共黨員,2018年7月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同年參加工作。主要從事林木抗逆性遺傳育種、木材品質遺傳改良、轉錄組與基因組學、群體遺傳學領域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廣東省林業科技創新項目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8篇,申請發明專利2件,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國際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IF:7.33)、《Heredity》(IF:3.96)分别發表SCI論文1篇,獲中國林學會第六屆梁希青年論文獎三等獎,北京林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鄧卓迪(1987—),男,風景園林碩士。風景園林設計工程師(中級)、講師。2012年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主要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生态學研究。曾獲2017年太阳集团app首页農學院教師授課觀摩競賽一等獎、2018年“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太阳集团app首页2018、2019年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優秀導師、2020年度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十一屆教學優秀質量獎。主講《風景區規劃原理》、《城市綠地規劃》、《景觀生态學》、《建築史》等課程。主持項目有《熱帶濱海地區優良園林植物選種及創新配置模式研究》、《雷州半島傳統村落景觀保護性開發研究規劃—以雷州青桐村為例》等研究課題項目。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會員、廣東園林學會會員、廣東濕地保護協會會員。主持省級科研和教改項目2項,發表公園規劃設計類、風景區規劃類科技論文共5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5項。

段婷婷(1987.3—),講師。2010年畢業于四川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随後201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博士學位,同年參加工作,現為太阳集团1088vip園林系教師。主要從事植物分類與系統進化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與科研5項,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Phytotaxa》、《Journal of Genetics》以及《Nordic Journal of Botany》等發表論文10餘篇。

江燕姬(1983.9—),中國共産黨員,講師。2013年畢業于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Adelaide,School of Built Environment,Landscape Architecture(風景園林專業)。2014年7月加入太阳集团app首页農學院(現太阳集团1088vip),從事園林專業教學工作。以第一作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若幹篇;2019年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分别于2016、2018年度獲得太阳集团app首页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獎;近年指導學生參與多項園林專業相關國際競賽,成績優異。

李國鵬(1982.2—),講師,河北石家莊人。浙江大學果樹學博士,以色列農業研究組織博士後。主要從事熱帶果樹品質生物學及采後保鮮相關研究,先後《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Plant Breeding》,《Scientia Horticulturae》,《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園藝學報》,《果樹科學》,《食品工業科技》及《熱帶作物學報》等國内外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近年來獨立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及湛江市科技局研究項目4項。

王佳卉(1988.6—),博士,講師。2017年獲得沈陽農業大學果樹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果樹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自2020年1月起開展華南農業大學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後工作。近年來,先後在《fruits》、《PLoS One》、《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

楊榮超(1979.10—)博士,中共黨員,講師,碩士生導師。2003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園藝專業,同年參加工作。随後,分别于2008年7月和2013年7月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番茄的遺傳改良及安全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近年來,已承擔廣東科技廳、創新強校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已發表SCI 文章5篇,核心期刊多篇。

張俊,男,講師,海南大學園林專業畢業。主要講授:《園林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學》等課程。

唐若瑩(1990—),廣東湛江人。助教。風景園林學碩士(全日制工學碩士學位),畢業于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發表公園規劃設計類、風景區規劃類科技論文共2篇。主要從事風景區規劃及園林設計研究。主講課程有《生态景觀規劃(GIS)》,《建築工程施工材料》,《園林專業英語》等課程。

王華辰(1976—),理學博士,講師,太阳集团1088vip林學專業教師。研究領域為樹木學、資源植物學、地理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等,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發表包括SCI、ESI和CSCD引用在内的學術論文約10篇,副主編專著1部,現任中國林學會樹木學分會理事。

丁言(1987—),農學博士,講師。主要從事觀賞植物發育生理與生物技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計劃項目等5項。參與申請授權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SCI收錄2篇。

鄧晚(1989—),湖南郴州人。講師。風景園林碩士(全日制工學碩士學位)。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執教以來參與教學改革、大學生創業訓練等若幹項目——湛江市螺崗嶺森林公園——樹木園改造工程(2016,市級工程,參與);可持續發展導向下的古村落建設研究----以湛江市舊縣村為例(2018,省級大創,主持);熱帶濱海校園植物熱舒适性研究(2019,校級大創,主持);園林規劃設計分室專用設備的建設項目(2018,校級,主持),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篇,專業論文4篇。主要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建築結構與構造研究。主講《建築結構與構造》、《快題設計》等課程。帶領學生先後獲得IDEA-KING國際競賽優秀獎、園冶杯國際競賽二等獎。此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獲農學院授課競賽二等獎、農學院工會積極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