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學院動态 -> 正文

我院研究生羅舒文在生态環境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發表高水平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20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點擊量:

2021年11月14日,生态環境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線刊登了由我院研究生羅舒文發表的文章,題目為:Impacts of earthworm casts on atrazine catabolism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laterite soi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為環境領域公認的TOP期刊之一,屬于JCR分區中的一區,2020年影響因子為10.588。羅舒文同學為該文章的第一作者,老師和通訊作者為甄珍副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為該成果的第一單位。

阿特拉津是我國使用最廣泛的三嗪類除草劑之一,具有結構穩定,難降解等特點,同時具有内分泌幹擾和潛在的緻癌、緻畸的危害,長期大量的使用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而且對生态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在研究過程中,羅舒文等人發現蚯蚓可以通過釋放腸道降解菌去除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蚓糞作為一個連接蚯蚓腸道和土壤環境的關鍵媒介,内含衆多腸道菌群,此外,蚯蚓糞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可強化土壤自身蘊含的降解菌,改變土壤理化性質,可能影響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效果、産物和路徑。然而,單獨區分蚯蚓糞在阿特拉津降解中的作用尚未見報道。基于上述考慮,羅舒文運用蚓糞作為修複劑,阿特拉津作為研究對象設計室内模拟試驗。最終發現施加蚯蚓蚓糞後,土壤中的pH、有機質和腐殖質含量均顯著提高,有利于阿特拉津的化學水解。此外,蚯蚓糞提供了額外的營養物質,提高了土著降解菌(Pseudomonadaceae, Streptomycetaceae和 Thermomonosporaceae)的數量和活性,同時引入腸道降解菌(Saccharimonadaceae),進一步促進了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相比脫氯的途徑,蚓糞更能促進阿特拉津的脫烷基代謝途徑的進行。該研究全面揭示了蚯蚓糞加速阿特拉津降解的複雜機制,證明了蚓糞是修複土壤阿特拉津污染的生态友好型試劑,為土壤有機污染的修複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千人青年人才計劃項目的支持。

作者:甄珍;審核:馬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