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太阳集团1088vip組織開展了2023年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講座。會議邀請了廣州大學孔凡江教授作“青年教師如何開展科研工作”的專題報告,全院研究生導師和青年教師近100人參加,會議由太阳集团1088vip鄭殿峰院長主持。
會上,孔凡江教授通過自己科研親身經曆,向青年教師提出了如何做好科學研究工作七條思考和建議:青年老師應該對科研充滿熱情、結合國家戰略和人民需要來确定研究方向、搭建完善的研究體系、突出原創性、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掌握研究前沿和坦誠合作。孔凡江教授圍繞“大豆光周期開花和敏感性的分子機制”主題,講述了研究過程的長時間付出和堅持,最終揭示了大豆GmEID1蛋白作為連接光信号和生物鐘夜間複合物的橋梁,參與調控大豆開花抑制因子E1基因表達的作用,獲得了豐碩成果,結合自身的研究經曆,闡述開展科研工作選題的重要性,要勇于面對困難、戰勝困難,要有耐力、有韌性,要有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充分利用資源尋求合作。
孔教授的報告内容豐富、案例經典、分析透徹,使與會教師受益匪淺。


孔凡江,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州市傑出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主要從事大豆分子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和分子設計育種研究。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Plant,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New Phytologist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十五屆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擔任學術期刊《PNAS》客座編輯、《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Molecular Breeding》、《the Plant Genom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編委。
作者:杜春梅、周光現;一審:王繼全;二審:馬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