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學院動态 -> 正文

柴同傑教授和李春義教授應邀為太阳集团1088vip師生作學術報告

發布日期:2024-12-08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點擊量:

 11月27日,山東省中德動物源人獸共患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柴同傑教授和長春科技學院鹿茸科學與産品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春義教授應邀在興農樓109報告廳分别作了題為《認知福利科學實現畜牧業安全高效生産》和《鹿茸生物學特性與未來的臨床應用》的學術報告,畜牧學科帶頭人趙志輝教授出席,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劉文超教授主持報告會。教師代表、研究生以及留學生100餘人參會。

 柴同傑教授就動物福利的概念引入,在當前熱門的動物福利研究領域,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科學地、人性化地對待動物,按照動物生長生活的條件需求進行生産管理,減少疾病,促進畜牧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保障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他認為,動物福利并不是一句超前的口号或不切實際的要求,畜禽傳染病的爆發流行與目前的養殖方式有直接關系,即非常密集的、工業化模式的畜禽飼養忽略了活體動物生理和行為的需要,導緻動物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升高,傳染病流行加快、加重。因此,柴教授呼籲同行專家和政府相關部門重視畜禽的健康養殖和動物福利事業的發展。

 李春義教授從鹿茸生長的獨特性為切入點,緊緊圍繞鹿茸這一獨特的生物學模型在分子水平上的相關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師生進行分享,揭示了鹿茸完全再生的機制,巧妙調節快速組織生長不發生癌變的機理,幹細胞自主分化的機制,軟骨、骨、皮膚、血管和神經再生機制及在相關醫學領域的應用,李教授認為鹿茸在未來的臨床應用,提高人類的健康将大有可為。

 會後,柴教授和李教授同與會師生進行了一一的深入探讨交流。此次學術報告拓寬了師生們的學術視野。

 

 

 專家簡介:

 柴同傑,男,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産業領軍人才,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獲得德國柏林大學動物醫學博士學位,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動物福利與健康養殖分會理事長、中國獸醫協會動物福利分會副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空氣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動物微生态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專家顧問團顧問、山東省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動物衛生學會ISAH執委等。主持國家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中德兩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德國政府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轉基因重大計劃項目課題、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課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等31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9項。發表論文370餘篇,其中SCI收錄87篇;主編著作、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十三五”規劃教材《動物福利及保護》等5部。

李春義,教授,第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長春科技學院鹿茸科學與産品技術研究所所長,吉林省鹿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鹿産品科技創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鹿業高新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1997年畢業于新西蘭Otago大學醫學院獲生理學博士,1997-2000年在新西蘭皇家農業科學院Invermay農業研究中心進行博士後工作。2001-2012年被該中心聘為研究員、項目主持人。2013年全職回國工作,曾任特種動物分子生物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現主持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項、中科院A類戰略性研究先導專項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基金,吉林省發改委項目一項。共發表SCI收錄英文100餘篇,中文學術論文130餘篇;獲得4項中國發明專利;連續六屆應邀在國際鹿生物學大會上做主旨演講;撰寫相關專著4部。曾獲1990年中國科協頒發的中國青年科技獎;2002年分别獲吉林省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均排名第一);200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2003年由于鹿茸再生幹細胞的發現獲World Research Promotion Council頒發傑出科學家獎(Eminent scientist);2014年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017年吉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同年獲吉林省政府頒發吉林省長白山友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