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十屆廣東省市直機關“先鋒杯”工作創新大賽暨湛江市直機關第五屆改革創新大賽決賽在湛江市廣播電視台演播廳舉行。曆經數月的準備,太阳集团1088vip農學系教工黨支部作品《鹽堿地盛開油菜花》經過激烈角逐,榮獲改革創新大賽圍繞中心類二等獎。

團隊成員(左起:馮乃傑、鄭殿峰、沈雪峰、江行玉、吳正偉)

負責人(沈雪峰)
鹽堿地是我國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具有可開發利用潛力。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現有濱海鹽堿地面積達500多萬畝。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時強調,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堿地适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适應鹽堿地轉變。
針對南方濱海鹽堿地土壤含鹽分高、pH值低和地力差等特點,農學系教工黨支部結合團隊多年的選育與種植經驗,發現油菜是一種具有較強耐鹽能力的作物,還是一種養地作物。經過多年的試驗,創新探索出一套“三創四融”的鹽堿地油菜種植模式。首先,創建融合模式。一是黨建融合。牢記總書記囑托,轉變育種觀念,種植油菜改造鹽堿地,引領鹽堿地開發與利用;二是數字融合。促進了油菜生産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溯源信息化,有效降低了油菜生産風險;三是科産融合。開展油菜多功能利用,諸如油菜薹開發,青貯飼料加工以及油菜花觀光等,不斷延伸産業鍊、融通供應鍊、提升價值鍊;四是文旅融合。以花為媒,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生機、新活力,發展新業态,帶動農民增收緻富,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其次,創制核心種質。近年來,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油菜專家傅廷棟院士合作,引進傅院士培育的油菜品種,并選育适宜我市鹽堿地種植的油菜品種及材料;最後,創新關鍵技術。目前已集成種子丸粒化抗鹽關鍵栽培技術和土壤增肥調酸關鍵栽培技術2套。僅2022年,雷州市和坡頭區各種植油菜500多畝,分别于春節期間和三四月份雙雙成為我市市民休閑打卡地。這響亮地回答了鹽堿地不僅可以種植作物,也可以種活作物,還可以産生效益。
踔厲奮進新征程,笃行不怠建功新時代。農學系教工黨支部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将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耐鹽堿作物種植與鹽堿地利用的強大動力,為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沈雪峰;審核:陳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