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入推進鄉村産業振興,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貢獻“科技人才”力量。2023年10月18-19日,為幫助農戶解決種養殖技術難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駐城月鎮科技特派員太阳集团app首页尹福泉老師根據遂溪縣城月鎮種養殖技術需求,邀請學院朱宏波、黃永相及楊轉英等3位老師,共同在城月鎮人民政府一樓會議室舉辦了4場種植、養殖農業技術培訓系列課程。培訓課程由駐鎮工作隊隊長、鎮委副書記盧兆明主持,城月鎮人民政府領導、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員、各村幹部、脫貧戶、種植養殖大戶等60餘人參加培訓。

培訓會現場科技特派員通過信息平台演示、農戶提問現場解答環節,講授了針對城月鎮适合發展何種産業、如何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應如何提高種養技能達到提高經濟效益效果等内容。培訓系列課程内容包括甘薯、水稻、火龍果種植及肉牛養殖,共計四場。
朱宏波副教授講解“粵西甘薯高産高效栽培技術要點”。一是種植時間,甘薯種植生長期受低溫和栽培制度制約,十月前後較為适宜;二是選地和整地,栽培環境要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同時注重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酸堿度适宜;三是品種的選擇,要選用适應性強、抗病性好、産量高的優良品種,西瓜紅較為适合城月種植;四是種養過程中病蟲草害防治、滴灌施肥設施及施肥措施。本次課程切實幫助城月鎮種植農戶科學種植甘薯、規範施肥管理、提升紅薯品質、提高紅薯産量,促進增收緻富。

黃永相副教授講解“水稻綠色高效生産技術”。結合城月鎮實際情況,一是要選擇主栽抗病優質水稻品種,首選具有抗逆、抗病蟲、高産量等特性的種子;二是綠色高産高效栽培,包括播種時間、育秧壯苗、耕培土、除草、施肥、灌溉、排水、病蟲害防治等;三是主要病蟲害識别及防治以及水稻防災減災。本場培訓課程中種植戶們積極與黃教授溝通互動,提出種植過程當時遇到的實際難題,黃教授也一一進行解答,會後不少農戶主動添加專家聯系方式,常學習、常提升,讓科技成果“長”在土裡、“富”在田中。

尹福泉教授講解“肉牛生産關鍵技術”。一是母牛的發情鑒定及人工授精技術;二是母牛分娩接産及犢牛飼養,介紹飼養技術、飼料配方和喂養方法,提供合理的飼養管理方案;三是肉牛育肥,養殖過程注意事項包括:保證良好的生長環境、搞好驅蟲和防疫、及時出售成品牛等;四是介紹常見的牛品種及其特點,講解如何進行合理的牛的選育工作,提高牛的産量和肉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給養殖戶們講解,精彩的講解吸引着農戶們聚精會神地聆聽。

楊轉英副教授講解“火龍果高産栽培技術”。一是介紹火龍果發展前景、種質資源收集、适合本地種植品種,分析不同品種的火龍果特性、質量标準等;二是講解種植技能知識,如栽培及管理方面的相關技術,不得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除草劑,以保證火龍果品質及食品安全;三是介紹六種高接換種技術。交流互動環節農戶們積極分享種植經驗,反響熱烈,楊教授也一一回答了參訓員提出的問題,培訓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課程結束後,培訓人員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内容豐富、針對性、實用性強,并表示要以此為契機,加強科學種植技術學習,不斷提高種養技能,達到了學以緻用、訓有實效的目的,發揮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
下一步,鄉村科技特派員将繼續深入到鄉村基層開展各類種植技術培訓,采取“技術培訓+實地指導”模式,不斷提升群衆的種養殖技術,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振興高素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隊伍,為産業發展保駕護航。以科學技術為引擎,激活“三農”動力之源,用科技的光芒繪出了城月鎮産業興旺、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的恢宏畫卷。
撰稿:尹福泉;審核:馬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