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傑出校友 -> 正文

科技型企業家——葉尚

發布日期:2017-08-22   來源:   點擊量:

在信宜市農科所辦公室的牆上,有這樣一條金色标語:“土地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農民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有個共同的追求——為了大地的豐收。”制作并實踐它的人叫葉尚,湛江農業專科學校農學系1981屆畢業生,信宜農科所所長,茂名市人大代表。

治學實踐,苦中有甜

信宜是個有90多萬農民的山區市,在農村長大的葉尚深深理解父老鄉親對豐收和财富的渴望,深切感受到農科技術的迫切需要。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把農技知識送到農民兄弟的手中,葉尚作了認真的思考和深入的探讨。不僅在理論上積極探索,而且積極投身農技推廣活動。他親自下鄉講課,把該所印制的農科活頁資料分派給群衆,并在所内開設技術咨詢部,親自接待農民兄弟咨詢,為農民兄弟提供技術服務。在他的倡議和主持下,信宜農科所先後與電台、電視台合作主辦了《玉都農科簡訊》、《農科點播台》等農科專題節目,後又辦起《玉都農科信息報》,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信宜農業信息網站。1996年以來,該市連續5年成為“噸谷市”,2000年以來被評為全國水果“百強縣(市)”。

為了提高為農民兄弟服務的本領,他不怕艱辛考讀了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博士;為了搞好農科研究,他忘記了節假日、公休日。在育種基地,在溫室大棚,人們經常可以見到他的身影。他主持研究了“雜交水稻優優128系列組合的引進和推廣應用”、“粉焦資源圃的建立與開發利用”、“香蕉抗枯萎病育種”等科研項目,其中“香蕉抗枯萎病轉基因育種”項目已列入了國家星火“863”計劃。2000年開展的“利用溫泉熱能與控光技術鑒定雜交稻種子純度”項目研究獲得成功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評價說:“該技術屬全國首創,其他國家也隻有美國才有。”并稱其為“科技型的企業家”。

創業經營,利為民謀

回顧20年來在農科園地裡摸爬滾打的曆程,葉尚深有感觸地說:“考大學時,我立志學農,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深切感受到農民對科技知識的渴求;工作後,我不斷充實自己,盡力做個優秀的農科員,努力為農民兄弟服務。

1997年,信宜農科所在全省基層農科所率先取得了雜交水稻種子的經營權,将自己推上了市場競争的浪尖。葉尚帶領全所幹部職工自行研制了全自動種子精選機和包裝機,創辦鑒定種子純度基地,對該所生産經營的種子進行精選,創下了“信多收”雜交稻種子品牌。2000年12月,袁隆平率領全國雜交水稻研究專家來到該所,主持召開全國超級雜交稻2000年總結會,并選定該所為全國超級雜交稻協作組成員。目前,該所的雜交稻種子生産基地面積達200公頃,每年可育雜交稻種子55萬公斤。

在取得“種子革命”成功後,葉尚又轉向香蕉的研究和生産。建立了年産300萬株巴西香蕉、粉蕉的組培工廠,并租地辦起500畝巴西香蕉高産示範基地,輻射帶動農戶種植巴西香蕉3.5萬畝、粉蕉2萬畝。該所還在山東、河南等地建立香蕉銷售點,成功走出一條“提供優質種苗——示範推廣——科技服務——市場建設”香蕉産業化經營路子,受到省内外專家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