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70周年校慶時,有一位年輕的校友向母校捐獻10萬元人民币設立了助學金,并在捐款儀式上動情地講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曆。這位校友,就是我校年輕一輩校友中的傑出代表——戴學濟。1968年出生的戴學濟,今天已是廣東省茂名市世和生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青年科技緻富帶頭人、廣東省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茂名市十大傑出青年。
知恥後勇
戴學濟出生于一個貧農家庭,家裡兄弟姐妹多,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有一次,媽媽要去喝喜酒,戴學濟硬是要求媽媽帶他去,可他實在找不出一件像樣的衣服,媽媽沒辦法隻能向鄰居借。但是那件衣服很寬大,瘦弱的小學濟穿在身上顯得很滑稽,這讓他在宴席上受到很多小孩子的嘲諷。還有一件事也讓他無法忘懷——那時候他讀書的學校是隻有孤兒才可以免交學費的。可是戴學濟家裡實在是太窮了,于是也申請了免交學費。有一天一個不知道情況的老師看到免交學費的名單上有戴學濟的名字便問他:“你也是孤兒啊?”
兩件不一樣的事情,相同的卻是那樣一份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尴尬與酸楚。于是,戴學濟從小就告訴自己:“我要跳出農門,做個有出息的人,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在他讀小學和中學的時候,他經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到河邊釣魚,然後拿到市場上去賣。到了讀大學的時候,他通過競争,成為學校一個由學生自主經營的服務部的第二任經理,經營一些生活用品,解決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他在經商方面的才能開始顯現出來。
激情創業
戴學濟說創業要有激情。一個人一旦有了激情便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就有了無窮無盡的戰鬥力。他便是憑着一股創業的激情才開創出自己的一番事業,賺到了人生的一桶桶金。
2000年黨的十五大提出對國企進行戰略調整,抓大放小,剛好此時茂名城建局下屬的城建房地産開發公司由于經營不善,負債累累,面臨破産。政府想辦法為這個企業尋找出路,聯系了很多民營企業家,但沒有人敢接這個爛攤子。戴學濟經過市場調查,認為房地産發展空間很大,便決定兼并這個企業,别人不敢吃的螃蟹,他來吃。他的這種行為再次遭到了身邊人的質疑,但他頂着巨大的壓力,大膽改革,廣攬人才,奮力拼搏,終于把一個負債4000多萬的公司發展成為粵西擁有國家二級房地産開發資質的民營企業。戴學濟開玩笑地說,中國的土地是有限的,開發房地産的空間或許也是有限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無限開發自己的腦筋,積極思考,總會成功。
戴學濟創業成功之後經常資助農村貧困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有“扶貧狀元”之稱。他說他的錢是社會的,自己也是窮過來的,很不想看到有人和他以前一樣,因為窮而遭受很多的苦痛,更不想看到有的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完成學業。“懷着夢想,投入工作,開動腦筋,成功就在前方!”這是戴學濟勉勵師弟師妹的話,也是他對自己成功經驗的最好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