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活動效果
實驗教學活動效果
太阳集团app首页《動物繁殖學》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的培養為基礎,以動手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目的,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并對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有益嘗試,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學生掌握了動物解剖及切片觀察等實驗技術,了解了動物組織器官的結構和精子與卵子發育的過程,掌握了精液采集、精液稀釋、精液品質分析、精液冷凍保存等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蘇麗香等同學運用所學的實驗技術開展“三黃雞精液冷凍工藝體系與技術參數的研究”,獲第八屆“挑戰杯”廣東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校二等獎。馮嘉穎,同學運用所學技術開展研究,撰寫的論文“冷凍保護液種不同濃度維生素B12對麻雞精液冷凍效果影響的研究” 2006年12月在《湛江海洋大學學報》(ISSN 1007-7995)發表。
2、建立了一支由研究生,本科四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二年級學生組成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團隊。在學生中形成一支導師重點帶研究生,再由研究生帶高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帶低年級學生的“科研創新團隊”。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一方面,讓本科學生學習掌握了動物同期發情、發情鑒定、妊娠檢查、人工授精等繁殖基本技術,掌握動物群體繁殖力統計等等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直接體會到什麼是“求是”、“創新”,教會本科學生如何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何去搜尋知識和提煉知識,也就是研究性、創新性和自主性學習。
3、通過技能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了精液冷凍、解凍關鍵技術參數的遴選、發情鑒定、妊娠鑒定、分娩與助産,人工授精,直腸檢查技術等動物繁殖實踐操作技術。通過技能訓練,不僅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動物繁殖的核心技術,還培養了學生獲取家畜繁殖學文獻資料的能力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系統傳授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方面使學生掌握了專業文獻查閱的基本技能,熟悉了實驗設計和論文撰寫的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研訓練,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